小琉球的綠蠵龜(上) 

文 / 李雄略        【翠鳥月訊198號 2016年3月號】

筆者曾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十多年,協助地方政府設立數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事隔多年後又重新擔任委員。這次筆者決心推動瀕危保育類野生動物的棲地保護。有一天,高雄鳥會理事長羅柳墀教授告訴我小琉球綠蠵龜岌岌可危的處境,看看本人能不能幫點忙。這時我才知道小琉球有綠蠵龜的分布。

    
被船槳打傷的綠蠵龜於送醫途中死亡(羅柳墀提供)

綠蠵龜是我國法定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雖是蠵龜科5個物種中族群量最多的,但仍屬於瀕危動物。澳大利亞、蘇里蘭卡、美國夏威夷、台灣澎湖望安都有著名的綠蠵龜棲地,但屏東縣琉球鄉的綠蠵龜,一年四季站在海岸邊就可以看得到,是最容易觀察綠蠵龜的地方,特別是游進杉福漁港的綠蠵龜。為了進一步瞭解小琉球綠蠵龜的棲地,筆者在新竹市野鳥學會組了一個36人的訪問團,於2016年元月23-24日探訪小琉球。


我的這一班(葉陳松提供)

小琉球面積6.8平方公里,是台灣唯一的珊瑚礁離島,形似一只右腳的拖鞋。與台灣本島一樣,小琉球全島的地形與山脈都呈東北至西南走向,顯係因海底珊瑚礁受到板塊壓擠隆起而形成者。由於島上沒有大河流帶下泥沙,島嶼四周又經年遭受海浪侵襲,因此全島幾乎都是礁岩海岸。島嶼西南角自杉福生態廊道至烏鬼洞一線,因海岸線內凹而形成一個規模較大的海灣。海灣內風浪相對較弱,因而很幸運地於蛤板灣堆積了一個小規模的貝殼砂灘,成為少數可供綠蠵龜登陸產卵的珍貴砂灘地之一。這個長約2公里的海灣是綠蠵龜在小琉球最主要的棲地。為敘述之便,本文稱之為「海龜灣」。


小琉球導覽地圖(取自鵬管處廣告)

小琉球的旅遊景點可分為西北部、東北部與南半島等三個區域。西北部的主要景點有美人洞與沙瑪基度假村。東北部的景點包括龍蝦洞、中澳沙灘、白沙港、花瓶岩,是小琉球人口最密集的區域,白沙港則是小琉球對外交通的主要門戶。也許是人口較為稀少的緣故,南半島成為小琉球最主要的生態區。杉福生態廊道、蛤板灣、烏鬼洞、厚石裙礁、白燈塔等景點每年為小琉球帶來約50萬人次的觀光客。

    
此行鳥類部分記錄到黃尾鴝及一些留鳥(綠繡眼、白頭翁、麻雀、白尾八哥、白面白鶺鴒)。這些不善長途飛行的留鳥是如何來到小琉球的呢?(陳謂熊攝)

23日下午,我們一行人順利抵達白沙港。安置好行李後隨即於羅柳墀教授的帶領下展開我們的海龜之旅。首站來到小琉球遊客中心簡報室觀賞影片。影片播放完畢後羅教授對小琉球綠蠵龜的處境做了一個概要的說明。小琉球的綠蠵龜原本過著平淡的生活。自從大量遊客來了以後,綠蠵龜的故鄉起了很大的變化。民宿業者每天產生大量的床單洗滌水,未經任何處理即排入海域。許多病死的綠蠵龜體內器官都在發炎,顯示海水已經受到嚴重的污染。大量的垃圾漂流入海,導致綠蠵龜與眾多海洋生物因誤食垃圾而死亡。此外,往來繁忙的船隻使許多綠蠵龜遭受船槳打傷死亡。小琉球的綠蠵龜僅有百來隻,2015年已有10隻死亡,其中2隻死於船難。幸運的是,觀光旅遊業興起後小琉球有很多原本以採摘海菜為副業的居民現在大都轉業做手工麻花捲,成為當地的一大特產。近年常見綠蠵龜於潮間帶取食海菜,使觀賞綠蠵龜的距離比以前更近也更容易。

離開遊客中心後,羅教授帶我們到海龜灣看綠蠵龜。海龜灣可概分為北中南三段。北段為杉福生態廊道與杉福漁港。此處原本是一個國際級的潮間帶生態區。二十多年前最精華的區塊被開闢為杉福漁港,如今漁港北側僅存一線狹小的砂灘,是小琉球綠蠵龜重要的產卵地之一。此處潮間帶有許多海蝕地景,包括海蝕柱、海蝕凹壁、海蝕壺穴等。淺水海域則布滿礁岩,是小琉球綠蠵龜最重要的覓食區之一。我們爬上杉福漁港的海堤看台,驚見數隻綠蠵龜不時浮出海面換氣,每次只有2秒鐘。綠蠵龜總是出其不意地於海面某處突然竄出頭又下潛。大夥雙眼緊盯著海面,努力搜尋著綠蠵龜換氣的瞬間,就好比是在夜市玩打地鼠遊戲,非常有趣。更令人驚異的是,我們經過杉福漁港的泊船區時發現一群綠蠵龜於漁港內覓食海菜,對往來的船隻視若無睹。我突然覺得屏東縣政府應該把杉福漁港還給海龜,並於港區內培育海菜,讓海龜在此自由自在地生活,庶可成為全世界最佳的野生綠蠵龜觀賞區。


綠蠵龜抬頭換氣的瞬間(葉陳松攝)

位於海龜灣中段的蛤板灣有一段百來公尺長的貝殼砂攤。此地遠離人煙,是目前小琉球綠蠵龜最主要的產卵地。可惜,這片砂灘縱深不夠高度不足,每遇颱風,高漲的海水常常淹沒了整窩龜卵。龜媽媽應該是無可奈何的,因為小琉球已經沒有更好的產卵地點了。

    
仰望天空的花媽陳菊(陳謂熊攝)                                  像青蛙還是像北極熊(陳謂熊攝)

由於羅教授必須趕最後一個船班返回高雄市,旅程接續由民宿主人「蓮霧ㄟ」導覽。我們沿著小琉球唯一的環島公路繼續向前行,來到位於小琉球島東南角的厚石裙礁。公路兩旁盡是奇形怪狀的礁岩,饒有風趣。青蛙石、花媽頭、觀音石都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厚石裙礁目前仍保持未開發狀態。我們由高處遠眺沉浸於湛藍海水中的厚石裙礁,真是心曠神怡。這座珊瑚裙礁因受到海水侵蝕而呈現許多縱裂的海蝕溝槽。溝槽內想必有眾多水族繁衍其間。希望遊客不要打擾牠們。

23日晚餐後我們來到夜間觀察首站花瓶岩。夜間的花瓶岩相當奇特,看似一條熱帶魚,有顆奇幻的眼睛。從不同的角度看,又像是男人頭或女人頭。岩石上面的附生植物一年四季多變化,故名花瓶岩。此時風雨交加浪濤洶湧,氣溫不到攝氏10度,很多人耐不住惡劣的天候,紛紛撤回旅館休息,只剩6名勇士繼續夜探。翌日上午再訪花瓶岩,果如蓮霧ㄟ所言,花瓶岩日夜面貌差異極大。日間的花瓶岩形似野柳的女王頭,是小琉球的主要地標,常見於媒體雜誌及風景畫。遠處的幾艘巨輪證明台灣海峽航運的重要性。隨後探訪的美人洞與烏鬼洞都是珊瑚礁海岸常見的海蝕洞,無甚奇特之處。聽蓮霧ㄟ敘說烏鬼洞的各種傳說,卻引起筆者對烏鬼洞歷史的興趣。前台灣省主席謝東閔先生於美人洞岩壁上落款的「海上樂園」題字,也見證了台灣曾經有過的那段官威肆虐的日子。


花瓶岩是小琉球的地標(陳謂熊攝)

分享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