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為長期監測全球黑面琵鷺度冬族群的趨勢與狀態,每年一月期間定期舉行,由香港觀鳥會發起,串聯東亞與東南亞各地同部進行調查,涵蓋台灣、南韓、日本、中國、香港、澳門、泰國、柬埔寨等。台灣是黑面琵鷺最主要的度冬棲地,由中華鳥會聯繫全台各縣市的鳥會調查員協力完成同步普查的工作,每年定期公告成果。

  
 黑面琵鷺/郭東輝 攝

2020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成果
 

「2020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在1月26日至27日期間調查完畢,全球各黑琵度冬區共調查到4,864隻黑琵,相較去年增加401隻,已經接近五千隻大關。台灣度冬黑琵今年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的數量,共計2,785隻,佔全球度冬族群57.3%,數量比起去年增加378隻。黑面琵鷺度冬族群主要分布在台南市、嘉義縣、高雄市,其中又以台南市為最大宗,今年數量有1837隻(66%),相較於去年增加267隻,主要集中於七股、四草地區。嘉義縣有550隻(19.8%),集中於布袋和鰲鼓濕地;高雄市有241隻(8.7%),主要位在茄萣、永安濕地及高屏溪口。雲林縣近年來數量持續上升,數量來到102隻(3.7%),相較去年數量增加近一倍,主要集中在成龍、椬梧濕地。宜蘭縣與金門縣維持穩定的小族群,今年兩地各皆記錄到24隻,宜蘭縣主要集中於竹安,金門縣則集中在慈湖與陵水湖。

黑面琵鷺是全球受脅物種之一,近三十年來全球族群總數持續成長,去年總數共4463隻,首度超過四千大關,是東亞各地結合政府與民間團體多年來合作的保育成果。黑面琵鷺在台灣屬於度冬候鳥,全台度冬族群數量長期維持在全球總數的五成至六成,而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則是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度冬地,佔有相當重要的保育價值與責任。2017年台灣度冬族群數量曾成長到2601隻,但隔年數量則一度減少至2195隻,主要受台南數量減少,近三年台南數量又再度回升,加上其它縣市數量有小幅度成長,是今年度數量成長的原因。此外,雲林縣的數量近年來成長幅度較為明顯,未來需持續關注。

整體而言,黑面琵鷺在台灣的度冬族群在近年內有明顯的數量波動,但數量仍在持續成長中,其中台南以外的縣市有數量逐漸增加的趨勢,顯示黑面琵鷺度冬棲地有擴散的現象。普查期間也發生意外的插曲,在嘉義和台南皆有發生黑面琵鷺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的傷病和死亡個體的事件,目前傷病個體皆已康復順利野放,未來若有民眾發現相似案例,可直接通報在地縣市主管機關。


圖1、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歷年族群趨勢圖。

表1、近5年全球黑面琵鷺普查各區結果比較。
 

表2、近5年台灣黑面琵鷺普查結果比較。
 

圖2、2020台灣黑面琵鷺普查族群分布圖

協力單位:感謝基隆市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桃園市野鳥學會、新竹市野鳥學會、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臺灣野鳥協會、彰化縣野鳥學會、雲林縣野鳥學會、嘉義市野鳥學會、嘉義縣野鳥學會、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團隊、台南市野鳥學會、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茄萣生態文化協會、屏東縣野鳥學會、宜蘭縣野鳥學會、花蓮縣野鳥學會、台東縣野鳥學會、金門縣野鳥學會、澎湖縣野鳥學會等夥伴單位協力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