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數鳥2萬5千隻在台南七股將軍鹽田!
今年初1月4日,「七股將軍鹽灘濕地復育聯盟」共7個夥伴團體在臺南七股、將軍的鹽田濕地進行「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冬季鳥類調查活動,共記錄到90種鳥類,數量超過2萬5千隻,其中全球瀕危的遷徙候鳥諾氏鷸已是第9年回到將軍鹽田,展現高度的棲地忠誠度,聯盟成員向全國大眾呼籲一起來關注、欣賞美好的鹽田濕地生態!
「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New Year Bird Count Taiwan)」是一年一度全國範圍的公民科學活動,目的為建立臺灣長期的冬季候鳥族群變化資訊。七股將軍鹽灘地濕地復育聯盟已響應活動第三年,今年1月4日集結超過60人共同在頂山鹽田、扇形鹽田、台區鹽田及青鯤鯓鹽田等區及周邊棲地發起同步鳥類調查活動,在今年的鳥類調查中,七股將軍鹽田濕地迎來三年來最佳的鳥況,共記錄到90種、25,757隻次鳥類,其中包含諾氏鷸、小濱鷸、小黑背鷗、斑尾鷸、紅腹濱鷸、大濱鷸、黑嘴鷗與黑面琵鷺等珍稀遷徙水鳥。尤其是全球瀕危物種諾氏鷸,已連續第九年在此被記錄,成為生態保育的重要指標。聯盟表示,此次調查結果充分顯示,當棲地得到妥善保護並透過經營管理維護,其對於鳥類的吸引力與支持作用便顯而易見,這片濕地不僅為遷徙水鳥提供安全的棲息環境,也突顯濕地保育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重要性。
曾因長年廢曬而一度荒廢的鹽田,如今在保育聯盟的齊心努力下,逐漸恢復生機。儘管過去水門與溝渠崩毀對濕地生態造成挑戰,但透過適當的經營與管理,這片人工濕地已重現多樣化的棲息環境,成為多種鳥類的樂園,不僅有適合雁鴨棲息的深水區域,也打造出鷸鴴鳥類覓食的淺灘環境,此外還針對黑面琵鷺等稀有物種調整棲地與水位配置,同時保留紅樹林等植被,為秧雞與林鳥提供隱蔽空間,實現了棲地多樣化與生物多樣性的雙贏。今年的濕地嘉年華活動,更進一步向大眾推廣保育理念,活動包括在頂山賞鳥亭舉辦的入門導覽,帶領民眾近距離觀賞濕地生態之美,同時活動以公民科學為主題,邀請參與者親身體驗鳥類調查的樂趣,透過數據收集為台灣的鳥類資料庫貢獻心力。
「七股將軍鹽灘濕地復育聯盟」由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南市野鳥學會、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及台南新芽協會組成。聯盟自2022年起,向國有財產署認養了1,605公頃的廢棄鹽灘地,在認養期限內會定期巡守、監測生態與維護環境,並結合在地社區、學校共同推動濕地明智利用與環境教育,希望讓廢曬鹽田重生,讓環境永續發展。
七股將軍鹽灘地溼地復育聯盟進行冬季鳥類調查
鹽灘地聯盟成員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