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計畫 eBird Taiwan 十年有成!賞鳥紀錄全球第七佔全國生物多樣性資料60%

全球最大公民科學計畫eBird在臺十年有成!自2015年繁體中文的入口網在臺灣啟用以來,eBird Taiwan使用者已累積超過138萬份紀錄清單,貢獻名列全球第七,成為全球鳥類保育網絡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為慶祝十週年里程碑,eBird的創始單位──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學研究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以下簡稱康乃爾鳥類研究室)執行長Ian Owens博士特地來臺,共同見證臺灣賞鳥社群所締造的成果。此計畫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以下簡稱生多所)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以下簡稱中華鳥會)共同經營,成功地為臺灣鳥類保育工作開啟了數據驅動的新時代。

eBird Taiwan:全球公民科學網絡中的貢獻者

eBird是全球最大的賞鳥紀錄資料庫,提供賞鳥愛好者一個分享與管理個人鳥類觀察紀錄的管道。至今全球有超過118萬位使用者,貢獻超過1.1億紀錄清單、17億筆的出現紀錄,運用大量數據的科學研究、教育與保育案例更是不計其數。經過五年洽談及困難排除,eBird Taiwan終於在2015年八月上線,將臺灣帶入這個全球性的公民科學網絡。十年來,透過積極的推廣、工具的推陳出新,關鍵歷史資料的整合, eBird Taiwan 的使用人數已於今年六月突破萬人,目前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全球第七)、1,750萬筆紀錄。對於臺灣的積極參與,特別蒞臨臺灣的康乃爾鳥類研究室的執行長 Ian Owens 博士表示:「臺灣是卓越的 eBird 社群典範,我們在世界各地介紹時,經常為這東亞島嶼的閃亮程度讚嘆不已。在這些驚人數據的背後,是一個非凡的團隊,由於這份努力,臺灣擁有了世界上最優質的環境數據之一。」

圖:康乃爾鳥類學研究室執行長 Dr. Ian Owens 發言

成為在地保育工作的基礎:提供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與數位工具

eBird Taiwan 為臺灣貢獻最大量的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占臺灣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的60%),這些資料對於臺灣鳥類分布、族群趨勢、遷移模式、氣候變遷、環境關聯等提供前所未有的科學資料,這些資訊也成為臺灣鳥類保育狀態紅皮書評估、重要鳥類棲地、生態環境評估最容易取得與涵蓋範圍最廣的資料來源。另一個關鍵貢獻在於提供廣泛的工具,如鳥類分布、賞鳥地點的查詢,照片整合文字、照片與聲音的數位工具,以及時下最夯的即時辨識AI工具──Merlin鳥種識別App,同樣由康乃爾鳥類研究室開發。這些新工具大幅提升民眾以鳥類為渠道,感受與享受自然的體驗,讓生物多樣性資料以更快的速度累積。

與台積電推動公民科學,促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

為進一步提升資料的廣度與深度,自2023年起,生多所與中華鳥會以eBird Taiwan為平台,啟動了「臺灣鳥類地圖計畫」(Taiwan Bird Atlas),目標在2028年之前完成臺灣首次全面鳥類調查,著重於監測繁殖鳥類的狀況,以提供較精確的物種分布及繁殖資料。台積電自2024年起透過「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提供臺灣鳥類地圖計畫經費支持。目前已經有1,613位鳥友貢獻觀察紀錄,造訪過85%均勻分布於全台灣的調查樣區(含離島)。同時,台積電也支持推動Merlin鳥種識別App,協助訓練臺灣鳥類聲音的自動辨識,讓民眾更容易辨識鳥類,藉此擴大生態保育參與。目前Merlin已經能自動辨識超過250種臺灣鳥類。

邀請全民參與,共創鳥類保育新紀元

生多所與中華鳥會誠摯邀請所有熱愛賞鳥的朋友與關心生態的民眾,持續加入eBird Taiwan的行列,您的每一份紀錄都彌足珍貴。同時,也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臺灣鳥類地圖計畫」,共同為臺灣的鳥類資源建立最完整的生態基礎資料。

詳細參與方式請參考eBird Taiwan官方網站 (https://ebird.org/region/TW)。

圖:貴賓及主辦單位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