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二:臺灣發布兩項國家鳥類指標

「最近幾年,麻雀是不是變少了?還是變多了?其他的小鳥呢?」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運用「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Taiwan Breeding Bird Survey)」的資料,分析100種繁殖鳥於2011年至2019年間的數量變化趨勢,並建置「臺灣森林鳥類指標」及「臺灣農地鳥類指標」兩項國家級指標。趨勢和指標將會定期更新,做為監測臺灣繁殖鳥類生存狀態及保育成效的重要儀表板。同時也是臺灣反映在2030年前實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目標「自然正成長(Nature-Positive)」。此舉為亞洲第二個發布複合物種指標的國家,已開放全文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生態指標(Ecological Indicators)」。

聯合國:2030年前,實現「自然正成長」

2022年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於加拿大蒙特婁召開,確立在2030年前達到「自然正成長」的核心目標,逆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劣化的趨勢,而「生物多樣性指標(biodiversity indicators)」是反映生物多樣性現況及變化趨勢的重要工具。

然而,許多目標尚未成熟或甚至完全無指標可用,是導致過往「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失敗的重要原因。2020年前,全球目前已有254項複合物種指標,但指標過度集中在歐洲(211項),而亞洲沒有任何複合物種指標。直到2020年,印度首次發表國家鳥類指標,成為亞洲第一項國家級指標。

亞洲第二:鳥類趨勢與國家鳥類指標

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是我國針對有繁殖族群的鳥類所進行的公民科學計畫,由特生中心、臺灣大學及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共同主辦,每年號召全臺數百名鳥友定期定點進行鳥類調查。我們運用2011年至2019年間,之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分析臺灣107種繁殖鳥的數量變化趨勢,並建置兩項國家級複合物種指標,包括:(1) 臺灣森林鳥類指標(含52種鳥)及 (2) 臺灣農地鳥類指標(含20種鳥)。森林及農地鳥類指標皆緩慢穩定成長,表示森林及農業環境尚稱穩定。唯農地環境可能干擾較頻繁,指標略有波動。


 

圖1、森林鳥類指標及農地鳥類指標。特生中心提供(林大利繪製)

近年,臺灣僅有兩種鳥類顯著減少,但有些在及格邊緣

從個別鳥種來看,共有11種鳥類的數量顯著增加,只有2種鳥類的數量顯著減少,分別為臺灣竹雞和繡眼畫眉,其餘87種族無顯著的變化。兩者都是臺灣特有鳥類,需要進一步探討數量減少的原因。

圖2、臺灣100種繁殖鳥類的數量變化趨勢。特生中心提供(林大利繪製)

雖然如此,有些鳥種的趨勢勉強在及格邊緣,包括粉紅鸚嘴、鉛色水鶇、白頭翁、麻雀、棕背伯勞和大卷尾。暗示偏好草生地和溪流的鳥類,普遍和肉食性鳥類的數量正在減少。如果再減少一些,就會列入顯著減少的鳥種名單。因此,如果不考慮統計上的顯著,這些鳥類的生存也迫切需要關注。


圖3、數量有減少趨勢,且接近顯著門檻的鳥種。特生中心提供(林大利繪製)

圖4、100種繁殖鳥於2011年至2019年間之數量變化趨勢特生中心提供(林大利繪製

作為國家保育指標系統並定期更新

本次發布的兩項鳥類指標,將作為國家保育指標,用來反映臺灣環境現況。未來也會定期更新並呈現「臺灣國家鳥類報告」中,報導臺灣繁殖鳥類的存活狀況。完成族群趨勢分析和指標建置技術後,目前正嘗試於國家公園內建置指標,也試著運用兩棲類的紀錄建立臺灣的兩棲類指標。期望多元形式的生物多樣性指標,可以更完善的反應臺灣的環境品質,並且及早發現、及早改善。

新聞發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