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Bird線上賞鳥資料庫重新界定臺灣重要水鳥棲地

文/ 張安瑜*、陳宛均* 、呂翊維**  (本文轉載自自然保育季刊 104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布袋水鳥群 / 呂翊維 攝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世界人口漸增,環境開發利用、汙染壓力不曾停歇,尤其是人類聚集生活的沿海與濕地倍受開發壓力,從1900年至今全世界有約64-71%的自然濕地喪失(Davidson 2014) ,而自然濕地的喪失與劣化的問題仍持續在各地發生。

臺灣位於東亞澳候鳥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的中央區域上(圖1),這條遷徙線往北到俄羅斯與北美,南至澳洲與紐西蘭,是近500種候鳥必經的往返路徑。但東亞澳候鳥遷徙線也面臨嚴重的濕地喪失問題,其中以中國沿海為甚,大量的造堤、填海造陸與人工化等建設,60%的中國海岸線都被人工化,總長度已遠遠超過「萬里長城」,現在這些海堤亦被稱為「新長城」(Ma et al. 2014)。


圖1、綠色區塊為
東亞澳候鳥遷徙線與臺灣濕地型重要野鳥棲地。(張安瑜製)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的紅皮書名錄(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許多種依賴濕地棲息的遷徙性水鳥都名列受威脅鳥類,在其繁殖、過境、度冬遷徙途經任一棲地的劣化都可能對其族群產生嚴重的影響。而根據2016臺灣鳥類紅皮書名錄(林瑞興等 2016),針對各類群臺灣原生鳥類的受脅現況進行評估,其中37種全球受脅鳥種之中,亦多為遷徙性水鳥(24種,65%)。

為了減緩棲地的流失,1980年代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在全球開始推動「重要野鳥棲地(Important Bird Area, IBA)」的保育策略,期望世界各地民間團體與保育機關以鳥類作為棲地指標,透過劃設IBA來提倡棲地的重要性,並進一步推動保育措施。近年來更融入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如今亦稱作「重要鳥類與生物多樣性棲地(Important Bird and Biodiversity Area)」,強調棲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IBA的劃設須符合科學性與客觀的原則,且依循全球或是地理區尺度的族群現況設定標準,包含各鳥種的IUCN紅皮書名錄受脅等級、族群分布或在候鳥遷徙線的族群多寡等。

臺灣的IBA

臺灣從1998年開始IBA的籌備與劃設,在國際鳥盟與政府機關的支持下,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邀集全國各地鳥會與保育團體討論與提供資訊,第一階段在2000年正式完成53處IBA的劃設,2014年又新增第54處IBA,與2處IBA預定地。其中臺灣本島有29處濕地型IBA(呂翊維等 2015)(表1)。

表 1、臺灣的濕地型IBA以及劃設依據(臺灣重要野鳥棲地手冊第2版)

編號

IBA名稱

面積(ha)

A1全球受脅鳥種

A4鳥類群聚

TW001

新北野柳 

48

唐白鷺

-

TW002

新北挖子尾

190

唐白鷺

-

TW003

台北關渡

192

東方白鸛、黑面琵鷺

A4i: 小水鴨

TW004

台北華江

629

-

A4i: 小水鴨

TW006

桃園大坪頂及許厝港

2,083

唐白鷺

A4i: 唐白鷺

TW009

新竹市濱海地區

2,591

黑面琵鷺、唐白鷺、黑嘴鷗、大濱鷸

A4i: 東方環頸鴴

TW011

台中高美濕地

701.3

黑面琵鷺、唐白鷺、黑嘴鷗

-

TW013

大肚溪口濕地

6,643

黑面琵鷺、黑嘴鷗

A4i: 黑嘴鷗、東方環頸鴴

TW014

彰化漢寶濕地

3,481

黑面琵鷺、黑嘴鷗

A4i: 黑嘴鷗、翻石鷸、鐵嘴鴴、東方環頸鴴

TW016

濁水溪口濕地

6,077

東方白鸛、黑嘴鷗

A4i: 黑嘴鷗、東方環頸鴴

TW021

嘉義鰲鼓濕地

13,693

黑面琵鷺、黑嘴鷗

A4i: 黑面琵鷺
A4iii: 水鳥群聚2萬隻

TW022

嘉義朴子溪口

2,388

黑嘴鷗

-

TW023

嘉義布袋濕地

4,187

黑面琵鷺、黑嘴鷗

A4i: 黑嘴鷗、裏海燕鷗、東方環頸鴴

TW024

嘉義八掌溪中段

316

-

A4i: 高蹺鴴

TW025

台南北門

3,287

黑面琵鷺、黑嘴鷗

A4i: 黑面琵鷺

TW026

台南青鯤鯓

5,123

黑面琵鷺

A4i: 黑面琵鷺、長趾濱鷸

TW027

台南七股

9,424

黑面琵鷺

A4i: 黑面琵鷺

TW028

台南葫蘆埤

2,269

-

A4i: 高蹺鴴

TW029

台南四草

4,038

黑面琵鷺

A4i: 黑面琵鷺
A4iii: 水鳥群聚2萬隻

TW030

高雄永安

124

黑面琵鷺

A4i: 東方環頸鴴

TW035

高雄鳳山水庫

813

-

A4i: 鸕鶿

TW037

屏東高屏溪

2,371

黑面琵鷺、唐白鷺

A4i: 鸕鶿

TW040

台東知本濕地

168

琵嘴鷸、唐白鷺

-

TW043

花蓮花蓮溪口

485

唐白鷺

-

TW045

宜蘭利澤簡

882

黑面琵鷺

-

TW046

宜蘭蘭陽溪口

2,626

黑面琵鷺、唐白鷺、黑嘴鷗

A4i: 唐白鷺、東方環頸鴴、太平洋金斑鴴

TW047

宜蘭竹安

2,343

青頭潛鴨、黑面琵鷺、唐白鷺、黑嘴鷗

A4i: 高蹺鴴

TW054

高雄茄萣濕地

171

黑面琵鷺

A4i: 黑面琵鷺

預定中

彰化芳苑濕地

3,633

黑面琵鷺、黑嘴鷗

A4i: 翻石鷸、鐵嘴鴴、黃足鷸、反嘴鷸、東方環頸鴴

目前臺灣的IBA劃設依循「全球IBA標準(Global IBA Criteria)」,分別有A1-A4共四項劃設原則,同時棲地中各種符合數量標準的鳥類需「規律性」存在,例如有穩定繁殖、度冬、過境的族群,避免將迷鳥或偶發事件的紀錄列入。若以濕地水鳥為指標鳥種,則主要參考A1標準-棲地中規律性存在(或可能存在)全球性受威脅鳥種(Globally threatened species)或全球關注鳥類,例如高雄茄萣濕地有穩定的全球瀕危鳥種-黑面琵鷺(Platalea minor)族群度冬,且從2010 年起族群數量逐步成長,因此通過國際鳥盟核定,成為臺灣最新的第 54 處IBA;A4標準-「群聚性鳥種(Congregations)」達地區總量1%或2萬隻以上,臺灣西南沿海的嘉義鰲鼓與台南四草當地的水鳥群聚評估超過2萬隻,即列為第21處與第29處IBA(表1、2)。

表 2、全球IBA標準與臺灣IBA標準

 

全球IBA標準

臺灣IBA標準

A1標準

一個地區擁有極危(CR)、瀕危(EN)或易危(VU) 物種*,且占有全球族群的一定比例。

-

A4標準

i

一個地區的水鳥族群量超過該區域或遷徙線上族群量的1%

一個地區的水鳥族群量超過東亞或東亞澳遷徙線上族群量的0.2%

iii

一個地區的總水鳥數量超過2萬隻

一個地區的總水鳥數量超過4,000隻

* IUCN Red List全球受脅物種,包含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瀕危(Endangered, EN)及易危(Vulnerable, VU)。

 

圖 2、臺灣與東亞澳遷徙線上的濕地型IBA面積分布,X軸為IBA的面積,由於東亞澳遷徙線上的IBA面積差異太大,因此將IBA面積分為10 ha以下、10-100 ha、100-1,000 ha 等8個等級,Y軸為特定面積大小的下的IBA數量。黑色與灰色的長條圖分別為臺灣及東亞澳遷徙線上IBA面積的直方圖。(張安瑜製)

 

水鳥的定義:根據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對於國際重要濕地(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定義水鳥是指「生態上依賴濕地」的鳥類,分類上包含潛鳥科、鸊鷉科、鵜鶘科、鸕鶿科、鷺科、鸛科、䴉科、雁鴨科、鶴科、秧雞科、水雉科、彩鷸科、蠣鴴科、長腳鷸科、燕鴴科、鴴科、鷸科及鷗科等32科鳥種(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2)。

全球統一標準的適用性

若一個地區內的水鳥數量達到A1或A4標準,就可視為重要水鳥棲地。採用全球一致的標準評定IBA,可以與全球比較各地IBA的重要性(Clemens et al. 2010)。然而各地的IBA無論是所處在遷徙線上的位置,或是可提供水鳥棲息或覓食的棲地面積、型態與環境品質的不同,都會影響當地水鳥群聚的組成與數量。以東亞澳遷徙線上的濕地為例,濕地面積小至數公頃,大到超過千萬公頃的濕地都有(圖2)。一致的標準在小面積濕地評估上可能就會過於嚴苛,像臺灣受限於面積大小,即使在最合適的環境能容納的度冬水鳥總數量仍有限,難以與他國類比,如果使用全球級標準來評估臺灣的IBA,可能會忽略許多國家級重要水鳥棲地。再者全球IBA標準是考量棲地內所有的水鳥數量,這需要完整、具代表性的鳥類調查資料,少有資料品質足以達到IBA標準的預設需求。水鳥的活動地點也會隨著在覓食或休息而有所不同,沿海地區的水鳥常會隨著潮汐而改變活動地點,確切的族群數量不易掌控。因此全球IBA標準的適用性也開始受到討論(Morrison et al. 2005)。

全球IBA標準到臺灣IBA標準

兩塊濕地都擁有2萬隻水鳥,一個濕地面積為100 ha,另一個濕地面積為1萬ha,即使擁有相同數量的水鳥,但兩個濕地對水鳥的重要性可能還是不太一樣的。那如果是在一個面積為10 ha的濕地上擁有2,000隻水鳥,跟在一個面積為100 ha的濕地上擁有2萬隻水鳥,兩地的水鳥數量不同,但密度相同,他們的重要性會不會可以是相等的呢?

依前述概念,我們嘗試找出能表現臺灣棲地特性的國家級(national scale)IBA標準。首先,計算臺灣與東亞澳遷徙線上的濕地型IBA面積比(圖2),用以調整全球IBA標準,並運用eBird Taiwan賞鳥紀錄資料庫裡的水鳥資料,指認臺灣的重要水鳥棲地,最後比較這些重要水鳥棲地與目前臺灣濕地型IBA的異同。

臺灣現行以水鳥為劃設依據(包含A1、A4i與A4iii標準)的濕地型IBA共有29個,最小面積48 ha、最大面積3,971 ha、面積中位數為2,378 ha。整體來看,臺灣濕地型IBA的面積大約為東亞澳遷徙線濕地型IBA的20%(表3),因此我們將原本全球IBA標準中與水鳥相關的A4i以及A4iii標準調整為原本的20%,作為臺灣IBA標準(國家級)的新標準。另外,由於臺灣許多濕地型IBA的劃設是依據全球性受威脅鳥種,因此除了水鳥相關的A4i以及A4iii標準,我們也保留了A1標準作為判斷是否為全球級IBA的依據(表2)。

表 3、臺灣的濕地型IBA與東亞澳遷徙線的濕地型IBA面積比較(單位:ha)。

 

最小值

第1四分位數

中位數

第3四分位數

最大值

東亞澳遷徙線

1

1,497

13,090

90,698

22,077,673

臺灣

48

526

2,378

3,971

13,818

面積比例

 

35.1%

18.2

4.4%

 

用eBird資料找出臺灣重要的水鳥棲地

我們以eBird Taiwan作為評估資料來源,eBird是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研究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推出的全球線上賞鳥紀錄資料庫平臺,eBird Taiwan則是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研究室共同合作推動的區域性入口網,自2015年7月上線以來,透過持續的推廣以及鳥友們的熱烈支持,在短短3年間,eBird Taiwan已累積超過120萬筆以上的臺灣鳥類紀錄。像這樣的公民科學資料庫,具有快速大量全面蒐集資料的優勢,且能填補過去野外調查上的空缺。近年隨著資料開放與統計分析方法的進步,也使生物時空分布研究有所突破。

以2016年冬季 (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 eBird Taiwan的臺灣度冬水鳥紀錄資料為基礎分析,這段期間共有4,910份清單、23,989筆紀錄、746,406隻次的度冬水鳥,包含12科84種水鳥。將這些紀錄與臺灣1km × 1km網格套疊,以1 km2網格作為空間運算單位,至少有一筆水鳥紀錄的網格共有1,020個(圖3)。接著取每個網格中每一種水鳥數量的最大值,作為每個網格各物種的代表數量,最後再以全球IBA標準與國家級的臺灣IBA標準篩選,若網格內的水鳥數量符合這兩種標準之一,即視為臺灣的重要水鳥棲地(圖4)。


圖3、2016年冬季eBird Taiwan水鳥紀錄分布圖,淺藍色區域為臺灣濕地型IBA,橘色區域為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的水鳥紀錄分布區域。(張安瑜製)


圖4、臺灣重要水鳥棲地分析流程圖。(張安瑜製)

潛在的重要水鳥棲地

在1,020個有水鳥紀錄的網格中,91個網格符合全球IBA標準(占有水鳥紀錄網格的8.9%),為全球級的重要水鳥棲地;涵蓋178,630隻水鳥(占全臺水鳥總量的67.9%)。當採用國家級IBA標準時,則增加了21個網格,共有112個網格符合國家級重要水鳥棲地的標準(11.0%);涵蓋的水鳥數量為206,029隻(78.4%)(表4)。在空間分布上,全球級的重要水鳥棲地主要分布於臺灣的西南沿海一帶,另外在宜蘭蘭陽溪口、臺北華江、桃園許厝港、新竹濱海地區以及屏東墾丁國家公園也都是重要水鳥棲地。國家級重要水鳥棲地在空間上分布的區域大致與全球級相同,除了桃園大坪頂與許厝港以及雲林內陸有幾處農地是國家級重要水鳥棲地(圖5)。

表 4、採用全球與臺灣IBA標準涵蓋的重要水鳥棲地面積與水鳥數量

 

 

全球IBA標準

臺灣IBA標準

A1 標準

涵蓋網格數

88

8.6%

-

-

涵蓋鳥隻數

141,238

53.7%

-

-

A4i標準

涵蓋網格數

43

4.2%

92

9.1%

涵蓋鳥隻數

144,344

54.9%

200,672

76.3%

A4iii標準

涵蓋網格數

2

0.2%

10

1.0%

涵蓋鳥隻數

50,400

19.2%

101,038

38.4%

合計

涵蓋網格數

91

8.9%

112

11.0%

涵蓋鳥隻數

178,630

67.9%

206,029

78.4%


圖5、重要水鳥棲地分布圖。(a)淺藍色區塊為目前臺灣的濕地型IBA,綠色點位為全球級重要水鳥棲地,橘色點位為國家級重要水鳥棲地,(b)在宜蘭、(c)高雄、屏東、(d)雲林內陸與彰化沿海,以及(e)花蓮仍有部分重要鳥類棲地未被劃入IBA。(張安瑜製)

比較兩種IBA標準篩選出來的重要水鳥棲地與臺灣現行的濕地型IBA,發現有不少重要水鳥棲地落在現行的濕地型IBA之外。其中91個全球級的重要水鳥棲地中,有14個並不在IBA範圍內(16.5%)。21個國家級的重要水鳥棲地中有8個不在IBA的範圍內(38.1%)(圖5)。這些重要水鳥棲地雖然在IBA範圍之外,但大部分都分布於既有的IBA周圍,顯示臺灣目前的濕地型IBA已含括主要的重要水鳥棲地,但範圍仍有擴充的空間。另外,分析結果亦顯示有部分重要水鳥棲地與鄰近地區沒有被劃設IBA的,這些區域大多是有穩定的全球受脅的鳥種棲息在內,像是臺中石岡的唐秋沙(A1標準);還有雲林水林內陸濕地擁有200隻以上的東方環頸鴴棲息的紀錄、雲林口湖沿海濕地有600隻尖尾鴨與500隻鳳頭潛鴨(A4i標準)。這些地區雖然不在現行IBA範圍內,但對水鳥而言都相當重要,需要持續關注當地鳥況與周遭環境的變化。

現行IBA內的水鳥狀況

除了現行IBA的空隙分析(Gap analysis)以外,我們同時也檢視臺灣現行濕地型IBA是否符合標準。在29個以水鳥為劃設依據的IBA中,有18個符合全球IBA標準,有2個未達全球IBA標準但符合臺灣IBA標準,另外還有9個IBA無論是全球或是臺灣的IBA標準都不符合(圖6),其中5個IBA的劃設依據為A1標準,代表這些地區曾經持續有全球關注的重點物種,但這些稀有物種,每年是否有穩定個體來臺度冬的狀況不一。比較值得關注的,反而是依據A4標準劃設的4個IBA,這些地方過去水鳥數量曾經達到一定標準,但現在少到連臺灣IBA標準都達不到,需要更進一步確認水鳥數量下降的原因(表5)。究竟當地水鳥族群的下降趨勢是隨著全球族群趨勢而波動,亦或是當地的棲地劣化導致過往成千的水鳥榮景不再。


圖6、現行IBA的水鳥狀況。綠色區塊為符合全球IBA標準的IBA;橘色區塊為符合臺灣IBA標準的IBA;紅色區塊為兩個IBA標準都不符合的IBA。(張安瑜製)

表 5、未符合劃設標準的IBA

IBA名稱

A1標準

A4標準

新北野柳 

唐白鷺

-

新北挖子尾

唐白鷺

-

台北華江

-

A4i: 小水鴨

台中高美濕地

黑面琵鷺、唐白鷺、黑嘴鷗

-

嘉義八掌溪中段

-

A4i: 高蹺鴴

台南葫蘆埤

-

A4i: 高蹺鴴

高雄鳳山水庫

-

A4i: 鸕鶿

台東知本濕地

琵嘴鷸、唐白鷺、烏頭翁

-

花蓮花蓮溪口

唐白鷺、烏頭翁

-

綜合以上結果,我們的分析顯示臺灣現行的濕地型IBA已涵蓋了大部分的重要水鳥棲地,現行的溼地型IBA範圍涵蓋77個全球級的重要水鳥棲地(84%)與13個國家級的重要水鳥棲地(61%),但範圍還有擴充的空間,部份IBA鄰近區域還有重要水鳥棲地是沒有被含括,台中與雲林部分地區也有潛力成為IBA預定地,都是可以持續關注與確認。針對IBA現況分析,發現約有1/3的IBA水鳥狀況不佳,然而這些地區過去都是曾經符合全球級IBA標準,因此也需要更進一步瞭解水鳥數量下降的原因,以評估規劃相關的保育行動。而在分析的同時,也發現了資料上的空缺,有些IBA內近年的賞鳥資料相當稀少,例如高雄鳳山水庫在2016年冬季只有2筆賞鳥清單。很有可能是因為近年鳥況不佳或交通不便等原因不再吸引賞鳥人前往,這些地區的資料量可能不足以反映當地鳥況。一個地區無論是否有鳥都需要資料佐證,所以希望大家只要有出門,都可以花個3分鐘觀察周遭,即使周遭只有常見的麻雀、白頭翁也可以打開手機的eBird app花點時間來替牠們留下紀錄。

鳥類是人類最容易親近與注意的生物,也是生態系中的高級消費者,如果生態系受到破壞,最終將會反映在鳥類的族群變化上,因此鳥類可以視為環境變化的預警哨兵。而挑選出對鳥類棲地保育有關鍵意義的IBA,更等同指出了生態保護網絡的重要節點。擁有大量鳥類或是受脅鳥種的IBA,多是大多數鳥友的關注焦點與熱門賞鳥點,若是IBA的鳥況出現變化也會最早被發現,更能即早應變保護鳥類的棲地,同時也保護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的未來。

 

分享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