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雉保育創造人與生態和諧共存

文、圖/ 李文珍  中華飛羽297期】

壹、前言

2019年12月1日眾鳥友一早開始從各地自己的樣點回到園區繳交調查到的水雉數據,那是緊張的,永遠沒有人知道數據是上升或下降,加上當年度有不少田區已申請種電,有些田區已經廢耕,那水雉數量還是上揚嗎? 12點過後,當最後一位調查員回到園區,盤點出1,741隻水雉族群數量時,心中的驚訝與雀躍交織著,在園區即將滿20年的前夕,這是一個鼓舞與打氣,但也憂心著原本存在農田濕地的問題例如棲地變少、農民老化、中毒仍未獲完全解決,現在又加了光電綠能發展,讓水雉保育增添很多的變數。

水雉是偏愛浮葉性水生植物濕地的鳥種,曾經廣泛分布台灣全島平原的濕地,但因棲地破壞與過度捕獵,數量逐漸轉為稀少,農委會於1989年公告水雉為第Ⅱ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在1990年代期間,台灣的水雉因棲息地的改變而逐漸減少,成為族群瀕危的鳥種。

水雉有長長的腳趾頭,擅長在菱角田的葉上行走,因此被稱為葉行者,水雉喜歡吃昆蟲與水裡的螺類,例如:平扁捲、福壽螺與錐實螺,還會吃稻穀與齒葉夜睡蓮的種子。特別的是水雉是一妻多夫,由雄鳥負責孵蛋與育雛,母鳥則負責管理繁殖領域與保衛家園。菱角田的生物多樣性豐富,提供水雉繁衍與養育下一代適合的環境,每當水雉優雅漫步於菱角的葉子上,襯托著菱田綠意的生機,自然棲息地隨著人為因素消失了,菱角田成了水雉最重要的繁殖棲地,產業與生態密不可分。

貳、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成立緣由

水雉在民國87年前僅剩不到50隻,然而高速鐵路的開發路線,卻必須經過水雉與彩鷸的重要棲息地:德元埤與葫蘆埤,於是經環評審查會議決議:「應完成15公頃水雉棲地租用事宜,該路段始得動工」,因此在民間社團(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灣溼地保護聯盟、臺南市野鳥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等)、政府相關單位(農委會、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臺南市政府),以及開發單位(臺灣高鐵公司)等共同努力下,

以重建水雉棲地為任務的「水雉復育區」於2000年成立,直到2007年復育有成後,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並於當年度以『官田濕地』遴選為國家重要濕地,並開放民眾參觀,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這群生活在菱角田的美麗水鳥。2011年園區開始園區環境教育,鼓勵社會大眾以簡單的方式, 參與水雉保育的環境行動。

參、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與友善耕種

菱角產業對於水雉的生存棲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農夫的耕種方式,決定了水雉是否能成功繁衍的關鍵。園區作為復育及擴展水雉族群的重要基地,歷經二十年來的努力,讓水雉的族群從不到50隻,快速而穩定地成長至超過壹千七百隻以上。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可以棲息100-200隻水雉,到了繁殖期,園區棲地環境只能提供100隻左右的水雉,生育與繁殖牠的下一代,每年可以孵育出約100隻左右水雉的幼鳥加入族群量,15公頃的棲息地是不夠水雉族群的增長,這100隻左右的幼鳥,需要園區外安全與健康的棲息地。然而,許多水雉卻難以熬過艱困的冬天,除了冬天食物來源的銳減以外,其中也跟農夫耕種方式息息相關。

台南地區的農田耕作模式常採稻米與菱角輪作,前半年(一期)種植稻米,後半年(二期)再換種植菱角,如此週期性地輪作。菱角收成後改種一期稻作時,原先種稻的方式通常是採取「插秧法」,先在育苗場培育好秧苗再以機械插入田中。另一種種稻方法為「直播法」,直接將穀種灑入菱角田中,讓其在田中發芽長大,如此「直播法」可較「插秧法」節省許多成本,加上農民年紀日益增長,田間管理已漸力不從心,「直播法」因此廣受農民喜愛而施作。

但是,直播法將穀種灑入菱角田中,約需2個月才能長出足夠高的秧苗,在此過程,穀種容易被鳥類、老鼠等撿食而使秧苗出苗率不佳而影響收成。因而,農民採取防護措施來預防穀種被吃掉,包括燃炮、趨趕、懸掛彩繩或風箏、施放毒餌等方式,其中以施放浸泡加保扶後「顆粒狀」毒餌對在濕地活動的鳥類形成十分嚴重的生存威脅。

園區每年成立巡守隊,在冬季轉作時期,到各農田查看鳥類受農藥影響情形,每年都調查到參千件以上因農藥中毒鳥類死亡的案例,其中;包含將近百隻的水雉死亡。園區從中領悟到,僅僅固守園區內的復育,並沒辦法達到真正的永續,園區內的棲地,已無法完全容納所有的水雉,水雉會飛到園區外,勢必會面臨農藥問題的考驗,只有結合園區內外,改變原先不友善的耕種方式,才能提供水雉一個完整安穩的生態環境,永續的繁衍下去。

肆、發給驅鳥裝置,讓農民不要用毒餌毒殺鳥

因著每年冬天農民為了保護農作物而下毒餌,園區結合企業捐款與政府單位,研發驅鳥裝置,提供多元的方法防治鳥害,希望農民不再以毒餌毒殺鳥,而以對鳥比較友善的方式,驅趕或防患鳥類對農作物的影響,讓農作物能順利成長。同時藉由巡守田區,直接與農民面對面溝通,讓農民理解健康田區與安全作物的重要性,及生態對農作物,與環境息息相關的連帶關係,教導農民觀察田間生態,找尋適當時機,讓鳥來幫助農作物的生長,不再將鳥視為完全的害鳥,希望達到共存的目的。

伍、以保育為基礎的環境教育,個別輔導農民,依農民與農田狀況調整體驗活動,鼓勵消費者直接向農民購買農產品。

園區從100年開始,將水雉行為、棲息環境與面臨的困境設計成生態遊戲,讓參與的學員可以簡單地了解水雉面臨的生存困境。營隊採親子共學,透過體驗活動親近土地,增加家庭親子間的共同回憶;讓參與者直接接觸濕地,觀察濕地水生昆蟲與生物,創造孩子的重要生命經驗。藉由園區已發展成熟的環境教育活動,於104年開始將友善有機耕種農產品推廣給社會大眾、企業與學校,讓參與園區環境教育活動成員,可以購買友善耕種農產品的環境行動,關心生態並理解農業與生態間息息相關的關係。民眾實行這樣的購買行為,不僅支持農民,也照顧自己的健康,達到生產、生活與生態一體,創造多贏的環境行動策略。

從園區內環境教育到園區外的「到農夫家旅行」,以每塊田區與農民的狀況作調整,透過不斷的討論與調整課程,讓農民理解消費者的需求。這些活動是由農民自行規畫,園區團隊從旁協助,結合環境教育體驗營與農作經驗分享,以及在地常民特色餐點的行銷,消費者可直接向農民購買農產品;而農作經驗則是建立人與土地間的關係與對話的最佳方式。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對話,開創多元經銷模式,使農業技藝的保存與創新得以持續下去。同時,農民獲得自我實現與潛力激發的機會,也感受到家族與社區的互動增加和感情增溫,有了社區與家屬的肯定與支持後盾,友善耕種得以持續,生態環境才得以保存下來,形成多贏的局面,達到人與環境和諧共存。

分享類別